第二百八十六章 援兵(一)
作者:寻找失落的爱情   问山河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“什么?裴青禾又大败了匈奴蛮子?”

    渤海郡的皇宫里,传出亢奋激越的惊呼声!

    建安帝在龙椅上彻底坐不住了,霍然起身,英俊的脸孔似在放光:“快些将战报呈上来。”

    孟大郎高声应是,孟六郎立刻呈上战报。

    建安帝看完战报后,喜笑颜开,顺手将战报给了张大将军。

    其实,张大将军消息灵通,两日前就收到战报了。此时装模作样地看一回,然后满面喜色地恭贺天子:“裴将军是当世猛将。有裴将军在,定能守住辽西。皇上不必再忧思难安了。”

    建安帝笑道:“大将军说的是。朕终于可以稍稍安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裴将军立下赫赫战功,朕一定要重赏。”

    “庞丞相,你立刻拟旨,朕要封赏裴将军。”

    庞丞相笑着提醒:“现在仗还没打完,封赏为时过早。请皇上稍作等候,等裴将军击败匈奴蛮子,再厚赏裴将军不迟。”

    张大将军也充分展露出了胸襟气度:“以裴将军的军功,封一品大将军绝不为过。”

    建安帝舒展眉头笑道:“丞相和大将军都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一片和睦中,孟六郎的声音就略嫌刺耳了:“皇上,这一仗确实还没打完。匈奴蛮子还有那么多精锐骑兵,每日都在攻城。”

    “末将愿领兵增援,早日将匈奴蛮子赶回草原。”

    张大将军眉头一皱,依然反对:“裴将军能守住辽西城,朝廷何须再派援兵?”

    孟六郎冷冷道:“匈奴蛮子死伤惨重,以步兵为主的裴家军,死伤更多。辽西军的李家父子,也都阵亡了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有兵有粮,却坐视不理,不管不问,岂不令北地的军队和百姓寒心?”

    张大将军淡淡道:“京都洛阳已经沦丧,渤海郡是新都城,万万不可再有闪失。为了皇上和都城安危,本将军甘愿背负恶名!”

    这两个月来,为了派兵增援一事,孟氏兄弟和张大将军爆发了数次争吵。建安帝对张大将军言听计从,私下里屡次派人安抚孟氏兄弟。

    孟六郎显然已经忍到了极限,不顾孟大郎频频使来的眼神,火力全开,口中如喷出火龙一般,直奔着张大将军就去了:“大将军是巴不得裴家军彻底打残了吧!到那时,就没人能威胁到大将军的位置了。”

    张大将军眉头一竖,还没来得及张口,一旁的张允已冷笑着反击:“孟六郎,你一直闹腾着要出兵,到底是想增援,还是想借机回幽州?”

    “该不是打着一去就不回的主意,像辽西军那样,占地为王举旗自立吧!”

    素来温和的孟大郎,脸色沉了下来:“我们北平军的忠心,所有人都看在眼里。张侍郎说这等话,荒诞无稽,实在可笑。”

    孟六郎早就看张允不顺眼了,捏着拳头上前,就给张允的俊脸来了一拳。

    张允顿时鼻子开花,鼻血长流,狼狈地用手挡住脸孔。张大将军愤怒至极,不过,没等张大将军出手,高勇就领着一众天子亲卫冲了过来,将孟六郎和张允隔开。

    建安帝也被惊住了。孟氏兄弟和张大将军父子不和,在朝堂上争执吵闹是常有的事,动手还是第一回。

    由此也可见,孟六郎出兵救援的意志强烈且坚定。

    建安帝立刻令人叫来太医,先将张允扶了下去。朝会也进行不下去了,众文臣武将看了一通热闹,彼此相视,互相使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,各自退下。

    建安帝到底如何安抚岳父舅兄,无人知晓。

    两天后,孟大郎就领着两千骑兵出了渤海郡。

    这是张大将军有意膈应孟氏兄弟。孟六郎骁勇善战,偏让他留下守城,让腿脚不那么便利的孟大郎领兵奔波。

    孟氏兄弟也没办法。好不容易熬到天子开了口,张氏父子肯拨钱粮,主将的人选只能让一让步。

    好在孟大郎骑马没什么问题,领着骑兵前去,到时候交给裴青禾指挥作战便是了。

    两千精锐骑兵出动,动静着实不小。北地各军队,很快收到了朝廷派援兵的消息。

    平阳军的宋将军,对妻子说道:“张大将军心胸狭窄,贪婪权势,野心过甚。朝堂诸事,皇上说了不算,得张大将军点头才行。这般下去,这天下到底姓谢还是姓张?”

    宋夫人也是有见识的妇人,低声道:“我觉得,裴将军才是真正能平定北地之人。”

    宋将军目光闪动,将声音压得低了些:“英雄出少年。裴将军骁勇厉害,是我生平仅见。”

    “我主动结亲,也是因为看好裴家军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回打匈奴蛮子,我们平阳军派出了一千骑兵,出了大力气。裴将军心中都有数。以后我们平阳军,得和裴家军走动得更密切些。”

    下注这种事,越早越好。

    广宁军第一个向裴家军投诚,杨淮是裴家赘婿,杨虎将来也是裴家姑爷。彼此关系紧密。

    宋家第二个和裴家正式联姻,结成同盟不是随口说说,一千精锐骑兵都派了出去。

    想到打匈奴蛮子的激烈大战,宋将军既骄傲又心痛:“出去一千骑兵,不知能回来多少。”

    宋夫人一心惦记的是自家儿子安危:“也不知大郎受了多少伤。”

    宋将军道:“战场上提着脑袋拼命,哪有不受伤的。熬过这一战,大郎就能独立领兵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辽西城封了城门,朝廷派兵增援的消息传进城中,已是十天以后的事了。此时,孟大郎率领的两千骑兵,已经进了幽州,两三日便能赶到。

    陶峰等几个北平军出身的军汉最为激动。

    裴芸裴燕等人也舒展眉头。

    裴青禾神色却凝重起来:“匈奴蛮子肯定也收到消息了,必会全力攻城。要赶在援军到来之前攻破辽西城。”

    “从现在起,全力戒备守城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孙成就快步过来禀报:“将军,匈奴蛮子驱赶了大批昌黎县的百姓来攻城。”

    这是最恶劣也是最能动摇军心的战术。

    裴青禾面无表情地拿起弓箭,上了城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