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章 悔不听周不疑之言
作者:醉卧水晶云彩   三国:天下不容我,我重塑天下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“荀令君,好快的速度啊!”

    “幸亏我们一路疾赶,不然的话,还真就追不上您了!”

    一名虎豹骑的武官,翻身下马,斗笠下的脸上带着狞笑。

    荀彧看着来人,忍住了咳嗽说道:

    “丞相命我赶赴合肥领兵镇守,防备江东的偷袭来犯。”

    “军情紧急,老夫怎敢怠慢?”

    武官看了看廊檐下的那匹瘦马,还有马脖子上悬挂的破旧包袱,也不禁敬佩道:

    “堂堂荀令君,出行竟然如此简约朴实,既没有扈从,也不带财帛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一人一马……”

    荀彧抬头望去,只见武官的身后十余丈外,茫茫细雨中,并排着四五十匹虎豹骑铁甲卫士!

    虎豹骑乃是曹操的直属亲兵,由曹休执掌。

    虎豹骑出动,必是奉了曹丞相的命令了!

    “荀彧一生行事光明磊落,做官也是两袖清风。”

    荀彧仰头看着屋檐上滴滴答答落下的雨滴,淡淡的说道:

    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!”

    “我乃汉臣,走在大汉的疆土上,又何必多带扈从保护?”

    武官并不多做口舌之争,反身从背后摘下一只包袱,递在荀彧的面前:

    “曹丞相命我将这件物事赐给荀令君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在此相逢,就请荀令君收了东西,我们也好返回许都向丞相复命!”

    荀彧伸手接过。

    武官转身跳上战马,往后退出十余丈,归入那支虎豹骑的铁甲卫士队中。

    五十名铁甲军,如同泥塑雕像一般伫立在雨中,一动也不动的凝视着破庙廊檐下的荀彧。

    但每个人手里的刀,即便是在雨中,也泛着冷酷的寒光!

    荀彧缓缓的蹲下身躯,打开了包袱。

    只见包袱里,是一只用白绫缠绕的严严实实的食盒。

    食盒很普通,就是宫里平常使用的那种食盒。

    “丞相命我连夜动身,必须在天亮之前出许都,赶赴合肥,却又命人急匆匆赶来,就为了赠我饮食?”

    荀彧满腹的狐疑,缓缓将缠绕在食盒上的白绫一圈圈破开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如此轻飘飘?”

    “但凡里面装有饭食,也不会这样啊!”

    荀彧的心头一阵紧张:

    “难道是丞相改变了主意?”

    “难道里面所装的,是一道命我返回许都的军令?”

    “如果真的是那样,也不负了我二十年对他的一腔付出了!”

    荀彧颤抖着手,屏住了呼吸,揭开了食盒的盖子。

    食盒中,空空如也!

    荀彧双膝跪在地上,捧着那张空的食盒,抬头望向天空。

    淫雨霏霏,无休无止!

    雨中,冷酷的虎豹骑,正手持锋芒利刃,如饿狼般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我为汉臣,食的是汉禄!”

    “丞相赐我汉室宫里的食盒,却并无饭食,其意很明显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是从此之后,我已无汉禄可食,我已不再是汉臣!”

    寒风起,冷雨扑面而至!

    汉室的智囊,曹操的“子房”,月旦评上智士榜第一名荀彧。

    此刻形容枯槁,仿佛突然之间苍老了十几岁!

    “我穷尽心智,耗干了全部心血,只为了能中兴汉室,再造华夏一统!”

    “可到头来,却是我毕生效忠的汉室丞相,将我罢黜许都,逐出汉臣!”

    “汉相?”

    荀彧只觉胸中翻腾,一口血喷在地上!

    “我尽心辅佐的,到底是汉相,还是汉贼?”

    “天下未平,才遭败绩,五十万兵马南征,却片甲不留而回!”

    “不思上表请罪,反而逼迫帝君,进爵魏王!”

    荀彧手里的食盒,掉落在雨中,瞬间被冲向一旁。

    他从旁拾起那束白绫,捧在手中:

    “悔不听周不疑之言,才有今日之祸!”

    “泰山月旦评的时候,周不疑让许劭劝我辞官退隐,我婉拒之。”

    “马腾身死的时候,周不疑的部从甘宁又来我府中,叫我及时离开许都,我又不听!”

    “我算什么智士,我怎么配得上那月旦评智士榜首位!”

    荀彧忽然仰天大笑起来!

    “我花了二十年,扶持了一个掘汉墓之人,我该死!”

    “我有眼却无珠,不识时务!”

    “我有耳却失聪,不听忠言!”

    “我该死!”

    荀彧捧着白绫,长身站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冷风凄雨,吹打着破庙屋檐的茅草。

    荀彧枯瘦的身躯,悬于屋檐下,随风飘荡。

    虎豹骑武官又凝立了片刻,一勒战马:

    “走!”

    “可以向魏王复命了!”

    五十匹战马,奋开四蹄,沿着官道往许都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就在荀彧悬吊于破庙屋檐下,自缢身死的时候。

    丞相府中,却是盛排筵宴,欢声笑语!

    曹操进爵魏王,并享特殊待遇:

    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,剑履上殿!

    名为臣子,实际上已是和汉帝平起平坐,盖压一头了!

    “孤此次南征,颇为不顺,本已上表请辞丞相之职。”

    曹操手执金樽,看着左右宴席上的文武群臣,含笑你说道:

    “奈何圣上非但不允,还播下浩荡皇恩,进爵孤为魏王,又重赏随孤征战多年的文武众臣!”

    就在昨日,程昱带领五百甲士,闯入皇宫,逼迫献帝下诏书,敕封曹操为魏王!

    献帝本就是傀儡,生死掌握在曹操的手里,岂敢不从?

    曹操又假惺惺的三次推辞,还上表请罪。

    程昱又逼迫献帝,三次不准曹操的请辞表彰,执意进爵曹操为魏王。

    曹操在丞相府,程昱在皇宫里,君臣二人一唱一和,裹挟着献帝。

    演了一出忠臣明主的闹剧之后,曹操终于“奉旨”进爵魏王,封曹丕为魏王世子!

    座下文武群臣,尽皆重赏!

    居功至伟的程昱手执酒杯向上躬身笑道:

    “胜败乃兵家之常,主公又何必介怀?”

    “以主公多年来的丰功伟绩,册封魏王,应当应分!”

    曹洪扯着嗓子高声喊道:

    “区区一个魏王,何足道哉?”

    “要是依着我等众将之意,干脆杀入皇宫,废了那天子,改由主公正位九五,又有何不可!”

    曹仁、曹休、曹真、张合等众人,站起来齐声说道: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!”

    “若无丞相,何来大汉?董卓之乱的时候,大汉便已灭亡了!”

    “主公强行为他续命二十年,他就该知恩图报,禅让帝位于主公!”

    “而不是仅仅只敕封一个魏王了事!”

    曹操坐在上首,端着金樽,目光从底下群臣脸上一一略过。

    此时下面群臣,异口同声,纷纷支持曹操自立为帝。

    “不可!”

    “不可不可!!”

    曹操忽然敛去了笑容,沉声对曹洪叱道:

    “孤为汉臣,尽忠报国,实乃分内之事!”

    “能敕封魏王,已是受宠若惊,惶恐难安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敢口出不逊,说这些话?”

    “若不是看你已经酒醉,定斩不饶!”

    曹洪急忙唯唯诺诺,俯身认罪。

    曹操见底下皆是他的心腹,再无与他貌合神离之人,心中暗自高兴。

    “父亲!”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曹丕,刚刚受封成为魏王府的世子。

    “孩儿有一份礼,献给父亲,以表彰父亲的功德,亦聊表孩儿的孝敬之心。”

    曹丕说话之间,从旁边仆从的手里,接过了一幅卷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