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燕王要谋反?缘由
作者:是城城啊   大唐:开局抬棺劝谏,李二气炸了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李世民还没到皇宫,就被一道急促的马蹄声给惊住。

    “君羡,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李君羡应了声,连忙带着百骑司迎上去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。

    他又急促的跑过来,“陛下,燕王殿下派人送来封信。”

    “啊??”

    李世民收起心里的震惊,连忙将书信展开看起来。

    等他看清信里的内容,李世民惊的下巴都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我尼玛。

    漠北啥时候变得如此富裕,居然能向西征的大军,提供牛羊肉干!

    只是他总觉得有些怪,送点肉干而已,用得着派五万大军。

    派五万大军就算了,为何佑儿还要亲自押送。

    混账!

    堂堂帝国亲王,岂能随意率兵离开封地!!

    见李世民脸色铁青,李靖连忙开口问:“陛下,难道漠北又有战事?”

    李世民摇摇头,将书信递给他,“唉…燕王那逆子,给朕出了个大难题啊。”

    看完书信后,李靖一脸的古怪。他也没料到,燕王的胆子如此之大。

    倘若被有心人参一本,搞不好安上谋反的罪名。

    李靖心中亦是波涛汹涌,燕王此举着实大胆妄为,远超寻常藩王朝贡或支援的范畴。

    五万大军,亲王亲自押送……这哪里是送肉干,分明是……

    “药师,你如何看?”李世民的声音低沉,听不出喜怒。

    但熟悉他性情的李靖知道,这往往是陛下震怒的前兆。

    李靖沉吟片刻,语气十分谨慎:

    “陛下,老臣不清楚燕王殿下何意,或许是他的‘忠孝’之心作祟吧!”

    “孝?忠?”

    李世民冷哼一声,手掌重重拍在御辇的扶手上。

    “五万铁骑!朕西征大军的主力,也不过五万!他带着五万人马,横跨数千里,美其名曰押送粮草?

    这阵仗,是怕沿途的州县不闻风丧胆,还是怕西域诸国不知大唐亲王可随意调兵?!”

    李靖默然。

    他深知陛下担心的远不止于此。漠北之地虽已臣服,但突厥降众心思难测。

    李佑在燕城就藩时日不短,能攒下如此多的肉食储备,其能力与掌控力已非同小可。

    如今未经请示擅自率重兵离开封地,无论初衷如何,其行已近僭越。

    甚至引发可怕的猜疑——他是否想借此机会,重演当年玄武门旧事?

    或是想趁长安‘相对空虚’之际,有所图谋?

    “逆子。真是逆子!”

    李世民胸口起伏,显然是越想越气。

    “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,还有没有大唐的律法纲常!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在一旁听着,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。

    他上前一步:“陛下不可不防呐,燕王殿下有一半阴家血脉,臣担心他…他被小人蛊惑。

    再说亲王不诏而率兵离开封地,其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啊!”

    房玄龄也跟着附和道:“辅机所言有理。陛下事已至此,不如且观其后效。

    可速发八百里加急,严令燕王率其部众须于凉州一带止步。

    肉干交由当地府库转运至军前,其本人及所率兵马不得再向西前行半步。

    并令其交割军务后,即刻单骑入朝解释!如此,既全其颜面,亦显陛下宽仁,更可防微杜渐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作为帝王,他深知此刻发作于事无补,反而可能将事情推向不可控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也罢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烦躁的揉了揉眉心,脸上尽是疲惫与恼火。

    就在他想下达口谕时,一小太监急匆匆小跑过来。

    “陛…陛下,燕王殿…殿下求见!”

    “啥??”

    李世民与众臣都有些懵逼,不是说他率五万大军的嘛,怎么人却跑回长安?

    他不会真的率五万大军,兵临城下了吧!

    “燕王此刻在哪里?他是孤身一人吗?”

    小太监一脸迷糊,不过他还是老实回答起来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燕王殿下此刻孤身一人,正在承天门外等着。”

    “啊??”

    李世民与众大臣的嘴巴都张得大大的,好半晌都说不出话。

    他们相互间大眼瞪小眼,眼中更是充满了惊讶,完全懵逼了。

    燕王到底玩的哪一出??

    “咳…”

    李世民轻咳下掩饰尴尬,“混账,还愣着作甚,赶紧摆驾回宫。”

    一刻钟后,李佑终于在御书房,见到板着脸的李世民。

    “儿臣见过父皇。”

    “哼!逆子,你好大的胆子,竟敢私自率兵离开封地!”

    李世民气得须发皆张,“离开封地就算了,还率五万大军,逆子你想造反吗?”

    李佑连忙称罪不敢,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份奏折。

    “父皇您先看看,看完后若依旧生气,儿臣认打认罚!”

    李世民愣了下,不由得对那奏折好奇起来。

    究竟是啥折子,让逆子如此的理直气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西行大军之中。

    庞大的四轮马车车队行进速度,远超传统的两轮辎重车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,与魏叔玉花巨资重修的驰道有关。

    同轨以及青石板凹槽加持,让车队行进起来格外的平缓。

    侯君集都忍不住多次侧目,心中暗叹魏驸马虽看似浮夸,却总能拿出些实在的好东西。

    银甲白马的勋二代护卫队,经过初期的兴奋后,也开始逐渐适应行军节奏。

    个别子弟仍免不了叫苦叫累,但在集体荣誉感以及魏叔玉画大饼下,倒也坚持了下来。

    至于那上千名关中游侠,被编入护卫队伍,由房遗爱亲自统领。

    他们仰慕魏叔玉的“义气”和“诗才”,主动承担起巡哨、探路、护卫车队两翼的任务。

    行军至傍晚,大军择地扎营。连绵的营寨如同突然生长出的城池,炊烟袅袅,人喊马嘶,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中军大帐。

    魏叔玉与侯君集等将领议完事,回到自己的营帐。房遗爱、崔神基、程处弼等心腹也跟着进来,脸上都带着兴奋与一丝疲惫。

    “老大,咱们这队伍,可真够气派的!一路上那些州县的人,眼睛都看直了!”房遗爱咧着嘴笑道。

    “气派是气派,就是太惹眼了。”

    魏叔玉摇摇头,脱下头盔,“树大招风啊。传令下去,今夜警戒加倍。尤其是我们的车队和游侠营,不得松懈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几人领命。

    这时,一亲兵端着碗汤饼进来:“驸马爷,用些晚膳吧。”

    魏叔玉接过吃了一口,似乎想到什么,朝房遗爱问道:

    “游侠们的饭食,都安排好没?”

    房遗爱笑容里有几分得意,“哈哈哈…玉哥儿你是不知道,游侠们那里吃过什么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崔神基也笑着附和,“嘿嘿…他们的确没吃过什么好东西,最好的也不过是狗肉。

    哪像玉哥儿弄出来的肉干军粮,行军一天后用肉干炖汤,就着烙饼别提有多美味。”

    程处弼吐掉嘴里的草茎,“玉哥儿,非要到瓜州才有秋露白喝吗?”

    “军中可不能无故饮酒。再说你们虽说过来混军功,叔玉还是希望你们能学点什么。

    你们看看房遗爱与薛仁贵,不出十年他俩就会成为卫将军!!”

    魏叔玉口中的卫将军,指的是统帅一卫兵马的大将军。

    “谢玉哥儿提点。”

    魏叔玉摆摆手,“你们也下去用饭食吧,最近一段时间魏某与士卒们同甘共苦。”

    房遗爱等人见状,对魏叔玉的为人更是佩服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那辆标记着“医药用品”的马车,悄无声息地混在后勤车队中,停在营地的角落。

    马车内。

    三个姑娘挤在缝隙边,好奇又紧张地打量着外面的军营。

    “哇…这就是军营啊,好大!”程铁环小声惊叹。

    “嘘!你小点声!”武媚娘紧张地捂住她的嘴,“被人发现就完了!”

    魏小婉则抱着膝盖,小脸有些发白。

    “媚娘,铁环,婉…婉婉有点怕。这里好多兵,锅锅的营帐好像离得好远,我…我们晚上睡哪里呀?

    会不会有老鼠啊!”

    武媚娘心智更成熟,她压下心中的忐忑:

    “婉小姐别怕,我们既然出来了,就得自己想办法。

    这马车还算隐蔽,我们先在这里将就一晚。白樱姐姐借给我们的两个女护卫,她们会照应我们的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和坚定:

    “等明天,咱们想办法混到驸马爷旁边,找个机会被他‘偶然’发现。

    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,他总不能把我们再扔回长安吧?”

    程铁环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媚娘说得对!咱们来都来了,一定要帮上魏大哥的忙!”

    魏小婉深吸一口气,也用力点了点头。为了能陪着锅锅,她得勇敢一点!

    她们仨在狭小的马车里互相打气,却不知自以为隐秘的行踪,早已落入一双深邃的眼眸中。